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欢迎您!
0396-2801911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日期:2024-03-19 15:33 来源: 中国农网

2023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39万亿斤,我国是否达到了粮食安全?

粮安天下。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三农工作的热点话题。去年我国粮食生产面对相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依然取得了好收成,总产达到1.39万亿斤。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绩,也是我国粮食连续20年保持的丰收纪录。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90公斤。应该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粮食生产基本上达到了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这就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过多次重要论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大政方针。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这些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抓农业农村工作,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要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要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树立大食物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扩大油料生产,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加强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这些举措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不少农业新科技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和推广,抓农业各地也都有不少经验和亮点。

比如河南籍全国人大代表农民科学家党永富,探索建立的以治理改良土壤污染为核心内容的“三土三方”过程农业体系,每亩提高粮食产量达200公斤左右,品质提高更多,在我国推广面积增产的粮食够一亿人一年的口粮。

河北正定县同福集团投身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农田,通过食品深加工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协调联动发展,一个馒头助力企业实现千亿级目标,激活了乡村,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并将这一优秀成果不断复制并辐射到全国各地。

四川邛崃市围绕良种、良田、良技,打造高标准高水平“天府粮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让科技之花落地生根,该市成为全国产粮大县、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浙江武义县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建设农业现代园区,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让土地里生出“金蛋蛋”。这些鲜活的案例,说明中国的农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也都在践行着重中之重,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如此重视粮食生产,我国的粮食安全不会寄托在别人的土地上,不会依赖进口,进口只是补充。

但是,连续多年的丰收景象,人均粮食的数量并不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就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大家知道,在我国粮食连续多年丰收的背景下,我国每年进口粮食占总需求的10%到15%,进口产品主要是饲料、油料和糖料。

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均肉蛋奶和高档优质农产品加工产品需求大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畜产品。以奶业为例,三十多年前,我国人均年饮奶只有7公斤,现在是43公斤,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中。我国保证了口粮,饲料油料等就有缺口,所以在这方面还需要一定的进口。国内还要经常用一些稻谷、小麦去弥补饲料的不足,否则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就难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畜牧业也不可能发展太快。

我国粮食生产虽然基本实现了目标要求,但这是在从中央到地方始终把粮食当成最大的政治任务、第一责任的重磅要求下实现的,还要看到,这些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尽管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迈开了新步伐,科技化、机械化等有所改善,家庭农场、合作社、各种类型合作组织不断发展,但总体来看,种粮农民大部分还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推广难,尤其是农业抗击自然灾害和各种风险能力弱,加之种粮与打工等比较效益低,粮食生产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不可控的风险。

因此,我国粮食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从财政金融、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业自身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下大力气,提高农民种粮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种粮的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确保饭碗里装的是中国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这些政策将如何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时,第一任务就强调,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就必须有足够的产品。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水稻、小麦、玉米这三大主粮是我国种植业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绝对地位。确保这三大主粮播种面积,提高科技含量从而提高产量,就是确保粮食安全。

曾经,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社会经济矛盾,工农产品剪刀差造成的农业效益低下,城乡之间、工农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国家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强,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加大对农业和种植大县的投入,但是比起其他产业,粮食价格与其他产品收益存在差距,种粮农民的收入比起其他产业的收入还相对较低。

因此,种粮农民积极性不高,加之农业生产本身就是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的产业,一些地方土地甚至出现了撂荒现象。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会落空。所以,提高主粮收购价格,对三大主粮实施保险政策,就是从国家政策层面对三大主粮生产的直接支持,是对种粮农民降低风险、保障收入的重要举措。这一政策的实施必将促进地方政府推动三大主粮生产的积极性,也必将促进和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也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赵泽琨(中央国家机关党工委行业协会商会第四党委书记,中央联系的三农问题专家,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原党委书记)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河南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驻马店市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驻马店网

Copyright © 2021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17952号-1

豫公网安备:41170202000206